新闻动态

联系我们

北京众委众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
地址:北京市海淀区万寿路27号
咨询电话:13521677129
E-mail:beijingzhongwzf@163.com

京东发力大健康!以后看病也能上京东了!

2019-07-26 10:57 点击:

全面发力大健康!

身为上班族的你,生得起病吗?

小病全靠硬扛,严重了就吃药,实在扛不动了才请假去医院,似乎已经成了工薪阶级的常态。请假不仅要扣钱,排队问诊、取药的过程也是一种折磨,如果不是真受不了,谁也不想这般折腾。久而久之,便形成了这种讳疾忌医之风。

然而,随着京东布局大健康,这种现象将成为历史,以后在家里也能看病买药了!

今年五月,京东健康宣布独立运营,并获得超10亿美元A轮融资,投资方包括中金资本、京东、霸菱亚洲、CPEChinaFund等。

近日,京东又传出消息,京东健康将交由两位大佬掌管:京东集团副总裁、京东零售生活服务事业群总裁辛利军担任京东健康CEO,负责京东健康的战略、管理、业务发展等工作;京东零售集团轮值CEO徐雷担任京东健康董事长。

种种迹象表明,京东要在大健康事业上全面发力了!

依托京东集团的各项能力和资源优势,京东健康将在目前医药健康电商、互联网医疗、健康服务、智慧解决方案四个业务版块基础上,逐步完善其“互联网+医疗健康”的产业布局。继京东数科和京东物流之后,京东打造的第三只“独角兽”开始浮出水面。

身为“BATJ”之一的互联网巨头,京东的这一系列举动无疑是在传递一个信息:

互联网医疗的时代即将到来!

为什么是京东?

京东涉足互联网医疗本不稀奇,稀奇的是,它居然赚了不少钱。

昨日,京东健康新任CEO辛利军在近日接受采访时表示,当前京东健康整体处于盈利状态。据多家媒体报道,目前京东健康业务收入接近100个亿,比阿里都还要多。

做互联网医疗的公司那么多,为什么最成功的是京东呢?

1. 京东有先发优势

京东健康板块从2013年起步于保健品等非药品类零售的电商业务,随后数年在互联网医疗、智慧医疗方面逐步落子布局。

2016年5月上线的京东大药房,已成为线上线下最大的零售药房之一,品类覆盖非处方药、医疗器械、保健品、滋补品、计生用品等泛健康类商品。

2017年12月,京东互联网医院正式上线试运营,并与多家知名医疗机构开展合作,探索医疗信息化、智慧化的解决方案。

早起的鸟儿有虫吃,较早的布局让京东在健康领域具备先发优势,率先抢占市场。

2. 京东产业链完整,面面俱佳

京东最近4年一共投资了13家公司,涉及智能硬件、电子处方、医疗信息化、医药O2O、寻医问诊、人工智能等多个领域,并且每家都是行业中的先驱。

比如其中主营医疗人工智能的“科大智能”正是人工智能的典范,它面向医疗领域推出了健康顾问机器人和医疗影像分析机器人,能通过“机器视觉+自然语言分析+可穿戴设备”的技术帮助医生提前发现健康隐患,实现预防关怀。

科技是第一生产力,有了众多高新技术的支持,京东能在短期内实现盈利也就见怪不怪了。

3. 京东有最好的物流体系

医疗行业对物流的要求非常严格,如果物流不及时,头天的药第二天才送到,将会大大延误病情,互联网医疗的优势就体现不出来了。而物流,恰恰是京东的强项。

京东大药房借助京东原有的物流配送体系,快速打造出药品仓储、配送、客服体系,将传统的线下销售模式转移到线上,为用户提供了多样化的消费场景。

都说京东是物流界的泰山北斗,这么看果然名不虚传。

互联网医疗,下一个风口?

虽然医疗产业互联网化已经是大势所趋,但就目前看来,还没有到人人可以分一杯羹的地步,距离下一个风口还有很长的路要走。

首先,国家对医药行业监管非常严格,自主研发的门槛很高。即使强如阿里健康,也直到去年才扭亏为盈,短期内赚不到什么钱。这点不难理解,毕竟药品事关人命,若是人人都能制药,也太不把人命当回事了。

其次,医疗是一个“慢”行业,讲究慢工出细活。比起这个,资本方更青睐于融资以后可以在短期内获取收益的项目,这就要求参与者长期持有现金流。而一般人显然是没有这个资金的,所以互联网医疗至今仍然只有大公司敢尝试。

更重要的是,中国医疗资源非常稀缺,患者多,医生少,供不应求。互联网或许可以优化供应渠道,提升问诊效率,但没有办法解决“医生不够”这个根本问题。

所以,像互联网人那种“闪电战”的打法在医疗领域并不适用,想要在短时间内颠覆医疗行业更是痴人说梦。目前比较现实第一种做法是像京东那样,与医疗机构、药品厂商进行合作,以医疗为核心基因组成公司,扮演一个“中间商”的角色,为消费者看病提供另一种渠道。